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黃曲霉屬真菌產生的一種次生代謝產物,對人和動物有毒。因此,對玉米中的赤霉烯酮含量進行檢測是非常必要的。下面介紹一些常用的玉米赤霉烯酮檢測方法:
HPLC-FLD法:使用高效液相色譜-熒光檢測器檢測玉米中赤霉烯酮的含量,此方法準確度高,靈敏度好,但是需要一些昂貴的設備和試劑。
氣相色譜-質譜法:是一種非常敏感的檢測方法,可以檢測到非常微小的赤霉烯酮含量。但是,此方法需要一些特殊的設備和試劑,并且操作過程較為繁瑣,通常只用于專業的檢測機構。
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:使用抗體和赤霉烯酮偶聯,觀察是否有反應發生來確定樣品中赤霉烯酮的含量。此方法簡單易行,結果可靠,但是準確度和靈敏度有限。
氟光法:使用特殊的儀器來檢測玉米中赤霉烯酮的含量,此方法簡單易行,結果準確可靠,但是需要一些昂貴的設備。
綜上所述,對于一般實驗室來說,HPLC-FLD法和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即可滿足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需求。
美國FDA標準: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,玉米赤霉烯酮含量不得超過20ppb。
歐盟標準:歐盟對食品及飼料中赤霉烯酮的限制標準為20ppb,而對于嬰幼兒食品則更為嚴格,限制標準為1ppb。
國內標準:國內對于不同食品中赤霉烯酮的限制標準略有不同。例如,豆制品、薯類食品、食糖、餅干糕點等食品中赤霉烯酮限量為15ppb;肉制品、水產品等食品中赤霉烯酮限量為50ppb;玉米及其制品中赤霉烯酮限量為100ppb。
投訴建議:
:010-82491398
報告問題解答:
:010-8646-0567-8
電話:
400-635-0567
版權所有: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京ICP備15067471號-33免責聲明